2016.1.17 雪转晴 大风无霾
听刘芳唱《认真的雪》,真的有一些感触,谁也没办法感受到你(雪)的认真,是的,你所做的,并不需要太多人理解,只需要做就是了。
本周,有2天没工作,其中一天因为…,我都不想说为什么了,好害羞的。然后昨天因为计划健身房还有吃饭,哈哈哈,唉,都是比较浪费时间的事儿。
产品需求整理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是要做BP(business plan)、移动端产品设计、组团队、找投资了,今天在配置it环境的时候,找了一下创业投资的资源,发现北上广深杭的投资环境大体差不多,都有很多渠道,互联网的渠道尤其的多,只不过,资本方都还非常非常的强势。
我在考虑是引入资本的阶段以及投资人还是机构的问题上还没有建立一个标准,所以我今天做的功课也只是在观察,我先了解他们的投资动作、投资关系以及未来能给我带来什么资源,再有就是我对国内的投资人还是不太看好,因为他们相对国外的投资机构来说,还是有些土,不太成熟,而且投资条件也相对很苛刻,我对这样的投资机构或者个人,非常的抵触,玩不起不要玩嘛!谁不是在付出,我也是放弃大几十的年薪堵这么一个市场嘛。
一切都有规则,当然,看谁来制定规则了。
明天的工作主要是BP和投资方面;周二去天津看看创业环境,跟我哥讨论一下产品研发的事儿;再有就是见见…,呵呵。
PS1,今天进入了非常时期,本来没想搞的那么紧张,但是又被鄙视了,因为中2012年创业失败后的大部分创业项目都停留在想法和市调阶段就被我否掉了,因为我不太喜欢竞争,必须寻找一个开放且没人经营的市场切入,这应该是我创业唯一的标准,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不太踏实,总是换,我也只能呵呵一下,因为并不了解,是吧。好东西,谁会拿出来炫呢?都是养大了之后才会投放到市场上接受考验,哪儿有在刚刚萌芽就放出去经历风雨的,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大写的失败。
PS2,今天访问的比较靠谱的创业媒体,投资界比其他的靠谱太多了,资料比较丰富。什么cyzone、36kr那种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了,全是广告,未来如果考虑公关的话,可以用用。
PS3,今天配置it环境的时候,考虑的问题主要是私有云和备份方面,也验证了一些方案,但是都不太理想,未来有时间再说吧。
2016年1月17日星期日
2016年1月12日星期二
产品设计 day6 2016.01.12
2016.1.12 晴 有风无霾
今天工作的开始,本来是计划将数据库设计的工作做个总结,把产品设计的工作进行一个收尾,大概今天的工作不应该太忙,但是,事情往往都有一个但是!!!
上午进行了模板选型,在themeforest上找了半天相关的模板,和外包团队讨论模板设计及对之前的需求进行细化的工作;接下来就是功能性需求了,考虑到需要统一认证入口,便开始讨论的工作用户表结构的问题,原计划用户和商户的两个表是独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发现这两个表有90%的相同字段,于是开始整合,细化,细化整合,就这样,一个大傻冒在在不停地打磨着那破烂产品,啊哈哈哈,有痛但也幸福着。
关于认证问题,我访问了支付宝;支付宝似乎有无数个登录入口,有商户、用户以及第三方等等,而且在输入框中已经显示了可以使用淘宝用户名登录,下面还给出了一个淘宝登录的URL,这是怎么样一种神经病行为?
明天继续数据库、需求设计。工作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现在的问题怎么这么多呢?
在这里感谢一下帮助过我的小伙伴们,虽然现在还不能公布他们的姓名,但愿未来有机会可以公布出来或者给你们一些补偿。
今天工作的开始,本来是计划将数据库设计的工作做个总结,把产品设计的工作进行一个收尾,大概今天的工作不应该太忙,但是,事情往往都有一个但是!!!
上午进行了模板选型,在themeforest上找了半天相关的模板,和外包团队讨论模板设计及对之前的需求进行细化的工作;接下来就是功能性需求了,考虑到需要统一认证入口,便开始讨论的工作用户表结构的问题,原计划用户和商户的两个表是独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发现这两个表有90%的相同字段,于是开始整合,细化,细化整合,就这样,一个大傻冒在在不停地打磨着那破烂产品,啊哈哈哈,有痛但也幸福着。
关于认证问题,我访问了支付宝;支付宝似乎有无数个登录入口,有商户、用户以及第三方等等,而且在输入框中已经显示了可以使用淘宝用户名登录,下面还给出了一个淘宝登录的URL,这是怎么样一种神经病行为?
明天继续数据库、需求设计。工作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现在的问题怎么这么多呢?
在这里感谢一下帮助过我的小伙伴们,虽然现在还不能公布他们的姓名,但愿未来有机会可以公布出来或者给你们一些补偿。
2016年1月11日星期一
2016年1月10日星期日
产品设计 day4 2016.01.10
2016.1.10 晴 有风无霾
今天的信息量较大,本来是没什么精力写总结了,但是还是耐着性子写一篇吧,为了不破坏这个总结的习惯。
今天写完商户系统的描述,应该到最后的管理中心了,这基本上是前面几套系统的综合管理中心,关于网站管理后台的设计,对于数据的增删改查基本都在这个系统里实现,我参考了很多优秀的产品,例如比较流行的wordpress架构以及国内的discuzx,主要是数据库设计相关的,因为我对他们的定值管理还是比较感兴趣,随即发现了以下优秀的文章: wordpress源码解析-目录结构-文件调用关系、wordpress源码解析-数据库表结构(2)、wordpress源代码研究-前台运行流程、WordPress工作原理之程序文件执行顺序(传说中的架构源码分析)、技术角度wordpress结构优缺点分析、对我比较有用的可能是最后这篇WordPress数据结构分析以及研究了一下宽表和窄表在数据库中的设计宽表和窄表的建设该如何选择?,还有关于lvs负载的一些知识 LVS负载均衡,主要源自于一本叫做《淘宝技术这十年》的应该算是网站架构方面的书籍,但是里面的废话较多,主要是摆了一些人名,说了一些淘宝创造的数据以及过往用过的方法、架构等,跳跃式的看了看,前面一部分基本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些知识,没什么特别,未来如果有,我再补充。
管理中心的系统设计进度截至到现在完成了25%左右吧,大概有2-3个数据库表是设计完成的,还有很多表以及很多的字段需要填充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当然,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感觉是最慢的,也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收获,对产出大概价值也不是太高,所以,时间上的浪费对于我今天的工作满意度来说还是比较不太舒服,大概工作时间有占全天时间的45%左右?其他时间在学习和偷懒。这点是完全需要被克服的。
PS1,关于未来办公室的问题,现在在考虑寻找一些孵化器,但时间上也不是太够用,应该怎么办!?
PS2,关于产品名,现在还没有定论,如果有一个像阿里“阿珂”那样会起名的姑娘在就好了。
PS3,今天因为要搭建一个WP环境,需要一个云环境,所以体验了一下vultr的vps,效果…,怎么说呢,速度还可以,但总是感觉系统不太干净?
PS4,对于国内的云主机也有了一些了解,主要都是在以打折或者免费的形式吸引客户,在此夸赞一下亚马逊的EC2,人家基本是认证后便免费一年的状态,中文支持方面大概有70%左右的内容现在可以是中文环境了。
PS5,今天也认识了一些在坚持写技术blog的朋友,具体我就不点名了,因为感觉太忙了,记忆内存实在不够用,可以看一下这里,内容不错,人也非常热心。
今天的信息量较大,本来是没什么精力写总结了,但是还是耐着性子写一篇吧,为了不破坏这个总结的习惯。
今天写完商户系统的描述,应该到最后的管理中心了,这基本上是前面几套系统的综合管理中心,关于网站管理后台的设计,对于数据的增删改查基本都在这个系统里实现,我参考了很多优秀的产品,例如比较流行的wordpress架构以及国内的discuzx,主要是数据库设计相关的,因为我对他们的定值管理还是比较感兴趣,随即发现了以下优秀的文章: wordpress源码解析-目录结构-文件调用关系、wordpress源码解析-数据库表结构(2)、wordpress源代码研究-前台运行流程、WordPress工作原理之程序文件执行顺序(传说中的架构源码分析)、技术角度wordpress结构优缺点分析、对我比较有用的可能是最后这篇WordPress数据结构分析以及研究了一下宽表和窄表在数据库中的设计宽表和窄表的建设该如何选择?,还有关于lvs负载的一些知识 LVS负载均衡,主要源自于一本叫做《淘宝技术这十年》的应该算是网站架构方面的书籍,但是里面的废话较多,主要是摆了一些人名,说了一些淘宝创造的数据以及过往用过的方法、架构等,跳跃式的看了看,前面一部分基本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些知识,没什么特别,未来如果有,我再补充。
管理中心的系统设计进度截至到现在完成了25%左右吧,大概有2-3个数据库表是设计完成的,还有很多表以及很多的字段需要填充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当然,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感觉是最慢的,也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收获,对产出大概价值也不是太高,所以,时间上的浪费对于我今天的工作满意度来说还是比较不太舒服,大概工作时间有占全天时间的45%左右?其他时间在学习和偷懒。这点是完全需要被克服的。
PS1,关于未来办公室的问题,现在在考虑寻找一些孵化器,但时间上也不是太够用,应该怎么办!?
PS2,关于产品名,现在还没有定论,如果有一个像阿里“阿珂”那样会起名的姑娘在就好了。
PS3,今天因为要搭建一个WP环境,需要一个云环境,所以体验了一下vultr的vps,效果…,怎么说呢,速度还可以,但总是感觉系统不太干净?
PS4,对于国内的云主机也有了一些了解,主要都是在以打折或者免费的形式吸引客户,在此夸赞一下亚马逊的EC2,人家基本是认证后便免费一年的状态,中文支持方面大概有70%左右的内容现在可以是中文环境了。
PS5,今天也认识了一些在坚持写技术blog的朋友,具体我就不点名了,因为感觉太忙了,记忆内存实在不够用,可以看一下这里,内容不错,人也非常热心。
2016年1月9日星期六
产品设计 day3 2016.01.09
2016.1.9 晴 无风晚间有霾
磨蹭了2天,干了2个小时的活,把商户系统设计做的差不多了,本来是做了一个整套的流程,查看、预约、支付、定制等,后来竟然被我整合到一个界面完成了,哈哈哈。系统做的多了,还是有好处,至少…,一直在思考(也分人)。
门户、用户系统、商户系统的框架有了,现在该将需求细化了,今天开始做了一些数据库方面都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一些字段,开始寻找数据库设计相关的物料(powerdesigner),外网访问的速度实在总想让人问候GFW生产者的家人,但,他们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卧槽,去哪儿不能混口饭吃),这个理由显然不太能被接受!
还有管理后台,也是比较复杂的一套东西,要对门户、用户、商户分别进行管理,以及未来都各部门之间都流程衔接也要进行管理考核,这个东西大概需要3天(3*8H)的工作量吧。
这几天有点懈怠,还有点想谈感情的趋势,怎么才能努力不去想那些也是个需要解决都课题。
磨蹭了2天,干了2个小时的活,把商户系统设计做的差不多了,本来是做了一个整套的流程,查看、预约、支付、定制等,后来竟然被我整合到一个界面完成了,哈哈哈。系统做的多了,还是有好处,至少…,一直在思考(也分人)。
门户、用户系统、商户系统的框架有了,现在该将需求细化了,今天开始做了一些数据库方面都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一些字段,开始寻找数据库设计相关的物料(powerdesigner),外网访问的速度实在总想让人问候GFW生产者的家人,但,他们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卧槽,去哪儿不能混口饭吃),这个理由显然不太能被接受!
还有管理后台,也是比较复杂的一套东西,要对门户、用户、商户分别进行管理,以及未来都各部门之间都流程衔接也要进行管理考核,这个东西大概需要3天(3*8H)的工作量吧。
这几天有点懈怠,还有点想谈感情的趋势,怎么才能努力不去想那些也是个需要解决都课题。
2016年1月8日星期五
今天罢工 2016.01.08
2016.1.8 晴 有风晚间有霾
今天罢工了,没什么理由,就是不想干活,大概花了一小时思考了商户系统的流程,今天没有任何的产出。
可能是生活不规律造成的?也许是惰性或者其他什么,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感情的滋润?唉,人还是太复杂了。
晚上跑 12km/1H,感觉还行吧,没老太多。跑步的过程中,除了因为冷感觉某部位有些不适之外就是肩部,可能因为热身不太充分的原因?跑到10km的时候,肩部开始紧张,尝试放松,也总是失败,本来计划是跑个半马,还是中途出现了状况不得不…。下次。
今天罢工了,没什么理由,就是不想干活,大概花了一小时思考了商户系统的流程,今天没有任何的产出。
可能是生活不规律造成的?也许是惰性或者其他什么,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感情的滋润?唉,人还是太复杂了。
晚上跑 12km/1H,感觉还行吧,没老太多。跑步的过程中,除了因为冷感觉某部位有些不适之外就是肩部,可能因为热身不太充分的原因?跑到10km的时候,肩部开始紧张,尝试放松,也总是失败,本来计划是跑个半马,还是中途出现了状况不得不…。下次。
2016年1月7日星期四
产品设计 day2 2016.01.07
2016.1.7 晴 大风无霾
昨天设计了门户的架构体系,其实没什么架构,只是几个栏目板块和需要展示的一些内容而已,今天主要侧重的是用户中心的设计,开始的时候考虑到比较复杂,光导航菜单就设计了一堆,然后开始考虑菜单处的内容,例如业务本身是构建在以用户中心为核心轴展开的,所有的资源以及服务的流程都集成到了用户中心,其体系模式更像支付宝,而非淘宝那种开放的市场资源都暴露在公众面前。
接下来,由于涉及到金融业务,就用户的安全以及认证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思考。例如:在操作敏感数据(修改手机号或者银行卡)时是否需要二步验证这个问题上就做了无数的假设,是仅仅使用手机验密的形式还是其他都做了考虑。有朋友推荐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安全级别,最终安全方案的结论是找保险公司,公司为用户的资产进行投保,这样增加了企业及产品的可信度又对用户的资产进行了有效保护,当然必要的验证手段还是要做到。
然后就技术选型进行了一系列的考证,例如选择php、python还是Java做了很多的讨论,就开发效率、扩展、安全性方面都进行了很多的思考,思考方向主要有php方面开源的优秀项目太多,可以很快的构建业务;而python则纯粹属于个人情结,且成熟度方面跟php也差不多,但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工程师比较难找;而Java,Java这个问题市场很成熟,很多人,但也同样是因为人数太多,造成工程师在能力方面悬殊度会更大,这层面的担忧也是存在的,而且Java的概念太多,很容易出现很多靠忽悠的人,虽然号称是平台级、企业级的语言,但也有自己的弊端吧。有一个可用链接是关于知乎上关于php\python\ruby 比较的
那些认为php只能做web的人其实真的是不太懂php的人,这里请允许我“呵呵”一下,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php去做分析和遍历文件系统了,虽然效率方面…(这里不谈效率)。
最终技术选型的结论是使用php构建最初的业务系统,等资源到位后,或采用Java重写。
接下来是商户端的产品设计,第一期的产品应该不会嫁接很多资源进来,以完成流程为主。用户系统资源审核会放到系统后台进行,还有一些工作,例如和用户签订电子合同及服务有效期的问题,是在设计管理系统时需要考虑的;此外,关于支付和结算的业务也需要补一下课了,关于结算还有朋友说使用人工,其实在这个层面上我更愿意相信机器。
最后,就关于grails.org遭遇GFW发出一些声讨吧,技术类型的站点也受如此待遇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了。
昨天设计了门户的架构体系,其实没什么架构,只是几个栏目板块和需要展示的一些内容而已,今天主要侧重的是用户中心的设计,开始的时候考虑到比较复杂,光导航菜单就设计了一堆,然后开始考虑菜单处的内容,例如业务本身是构建在以用户中心为核心轴展开的,所有的资源以及服务的流程都集成到了用户中心,其体系模式更像支付宝,而非淘宝那种开放的市场资源都暴露在公众面前。
接下来,由于涉及到金融业务,就用户的安全以及认证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思考。例如:在操作敏感数据(修改手机号或者银行卡)时是否需要二步验证这个问题上就做了无数的假设,是仅仅使用手机验密的形式还是其他都做了考虑。有朋友推荐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安全级别,最终安全方案的结论是找保险公司,公司为用户的资产进行投保,这样增加了企业及产品的可信度又对用户的资产进行了有效保护,当然必要的验证手段还是要做到。
然后就技术选型进行了一系列的考证,例如选择php、python还是Java做了很多的讨论,就开发效率、扩展、安全性方面都进行了很多的思考,思考方向主要有php方面开源的优秀项目太多,可以很快的构建业务;而python则纯粹属于个人情结,且成熟度方面跟php也差不多,但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工程师比较难找;而Java,Java这个问题市场很成熟,很多人,但也同样是因为人数太多,造成工程师在能力方面悬殊度会更大,这层面的担忧也是存在的,而且Java的概念太多,很容易出现很多靠忽悠的人,虽然号称是平台级、企业级的语言,但也有自己的弊端吧。有一个可用链接是关于知乎上关于php\python\ruby 比较的
那些认为php只能做web的人其实真的是不太懂php的人,这里请允许我“呵呵”一下,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php去做分析和遍历文件系统了,虽然效率方面…(这里不谈效率)。
最终技术选型的结论是使用php构建最初的业务系统,等资源到位后,或采用Java重写。
接下来是商户端的产品设计,第一期的产品应该不会嫁接很多资源进来,以完成流程为主。用户系统资源审核会放到系统后台进行,还有一些工作,例如和用户签订电子合同及服务有效期的问题,是在设计管理系统时需要考虑的;此外,关于支付和结算的业务也需要补一下课了,关于结算还有朋友说使用人工,其实在这个层面上我更愿意相信机器。
最后,就关于grails.org遭遇GFW发出一些声讨吧,技术类型的站点也受如此待遇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了。
2016年1月6日星期三
产品设计 2016.01.06
2016.1.6 晴 大风无霾
经过了几天痛并快乐着的市调,总算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实际上还应该好好继续搞搞市调,但是…越发感觉,实际上没什么可以调查到了,总之都是要培养市场,所以还是把一些工作留给资本吧。
上午去谈了一下合作,本来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也没抱太大的希望,结果不出意料,失败。哈哈哈。
下午,开始做产品和业务流程设计,计算了一下,大概有一个门户,一套会员系统,两套(至少两套)商用系统,一套管理后台,吃饭的时候还在考虑流程的问题,而且越想流程越多。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门户的需求设计算是有一个初稿了,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和描述增加工作。门户方面主要侧重于企业形象展示、理念宣传、活动营销、客户展示等方面;接下来考虑的是会员系统的设计,主要应该包括会员资料管理、浏览业务资源、财务管理、优惠活动等功能。其中业务资源是C类业务的开始,不同类型的企业给用户消费的资源也不同,而我们这款产品主要是为用户产品进行增值服务,从这点上看,就跟其他消费型产品有质的差别了,所以用户接受起来还是很愉快的。
接下来几天的工作重点会放在商用系统设计、员工KPI系统设计、管理后台的设计及开发选型等方面,还要考虑与第三方合作以及资源对接的工作上。
明天约了一个设计师进行沟通,有很多设计的工作还是要放在本地来做,至少沟通上会方便很多。
还有那个一把钥匙一把锁的问题,我也需要进行跟踪,也会在融资的时候把这项专利技术合并进来,为了提高门槛(管控方便),做这些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2016我在一线
经过了几天痛并快乐着的市调,总算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实际上还应该好好继续搞搞市调,但是…越发感觉,实际上没什么可以调查到了,总之都是要培养市场,所以还是把一些工作留给资本吧。
上午去谈了一下合作,本来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也没抱太大的希望,结果不出意料,失败。哈哈哈。
下午,开始做产品和业务流程设计,计算了一下,大概有一个门户,一套会员系统,两套(至少两套)商用系统,一套管理后台,吃饭的时候还在考虑流程的问题,而且越想流程越多。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门户的需求设计算是有一个初稿了,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和描述增加工作。门户方面主要侧重于企业形象展示、理念宣传、活动营销、客户展示等方面;接下来考虑的是会员系统的设计,主要应该包括会员资料管理、浏览业务资源、财务管理、优惠活动等功能。其中业务资源是C类业务的开始,不同类型的企业给用户消费的资源也不同,而我们这款产品主要是为用户产品进行增值服务,从这点上看,就跟其他消费型产品有质的差别了,所以用户接受起来还是很愉快的。
接下来几天的工作重点会放在商用系统设计、员工KPI系统设计、管理后台的设计及开发选型等方面,还要考虑与第三方合作以及资源对接的工作上。
明天约了一个设计师进行沟通,有很多设计的工作还是要放在本地来做,至少沟通上会方便很多。
还有那个一把钥匙一把锁的问题,我也需要进行跟踪,也会在融资的时候把这项专利技术合并进来,为了提高门槛(管控方便),做这些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2016我在一线
2016年1月5日星期二
市调 day3 2016.01.05
2016.1.5 晴 无风无霾
第一天起早,之前几天做#市调的时候还总是有偷懒的嫌疑,今天早上确切地说应该是今天凌晨3点多就醒了,挨到6点,起床洗澡,吃早点,然后出发去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距离住处30KM!!!好吧,确实花了一些时间,大概2小时吧,8点出发10点到的交易市场门口,刚开始认为应该没多远了,实际上又走过了一条大概1.5KM的狭长的验车通道之后才到验车场,好吧,这里就是今天的主战场了,看了一下时间,大概是10点半,好周折。
开始工作,首先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区分市场里代理验车的商家和真正车主上,说实话,也不是太难,但是也有走眼的时候,做调查的时候还真有调查到几个黄牛吧,今天的成果访问了33个人,收了6份问卷,本以为可以收10份左右。不过也很满足了,至少效率提高了很多。在浓烈的PM2.5的侵蚀下,工作到中午,和人人二手车的员工聊了一会儿市场上的事情,也还算有些收获,至少对一线员工的收入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显然太低太低了,现在的资本市场完全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体现,sigh,没办法改变的事实,都是在为资本打工。
中午,到达呼家楼,约好一个创业公司的领导聊天,看了看他们的项目,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启发,确实在做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完美、一味的提高门槛是不太正常的,也许恰到好处的投放市场才是创业所需要的。当然,还有其他目的就是,希望在他那里获得一个工位,确实不太需要在市场一线投入太多的精力,还是应该把精力投入到产品上。
在路上思考了一些提高门槛的方法,也跟身在南开任职做化学系教授的哥哥沟通了一下,他也愿意尝试去配合研发一款产品,希望能有些成果吧。
最后,回家一看,脚上都起泡了,也是在印证这几天的工作量吗?呵呵。我是不是应该拍照留念?
第一天起早,之前几天做#市调的时候还总是有偷懒的嫌疑,今天早上确切地说应该是今天凌晨3点多就醒了,挨到6点,起床洗澡,吃早点,然后出发去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距离住处30KM!!!好吧,确实花了一些时间,大概2小时吧,8点出发10点到的交易市场门口,刚开始认为应该没多远了,实际上又走过了一条大概1.5KM的狭长的验车通道之后才到验车场,好吧,这里就是今天的主战场了,看了一下时间,大概是10点半,好周折。
开始工作,首先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区分市场里代理验车的商家和真正车主上,说实话,也不是太难,但是也有走眼的时候,做调查的时候还真有调查到几个黄牛吧,今天的成果访问了33个人,收了6份问卷,本以为可以收10份左右。不过也很满足了,至少效率提高了很多。在浓烈的PM2.5的侵蚀下,工作到中午,和人人二手车的员工聊了一会儿市场上的事情,也还算有些收获,至少对一线员工的收入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显然太低太低了,现在的资本市场完全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体现,sigh,没办法改变的事实,都是在为资本打工。
中午,到达呼家楼,约好一个创业公司的领导聊天,看了看他们的项目,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启发,确实在做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完美、一味的提高门槛是不太正常的,也许恰到好处的投放市场才是创业所需要的。当然,还有其他目的就是,希望在他那里获得一个工位,确实不太需要在市场一线投入太多的精力,还是应该把精力投入到产品上。
在路上思考了一些提高门槛的方法,也跟身在南开任职做化学系教授的哥哥沟通了一下,他也愿意尝试去配合研发一款产品,希望能有些成果吧。
最后,回家一看,脚上都起泡了,也是在印证这几天的工作量吗?呵呵。我是不是应该拍照留念?
2016年1月4日星期一
市调 day2 2016.01.04
2016.1.4,晴,有风无霾
今天根据昨天调查总结的指引,改变了一下市场,先是来到了加油站(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首先车流较多,而且车主也会下车结算、消费等;其次,环境不错,至少比昨天汽配城的环境要好了很多),跟官方打招呼之后,经理说,这事儿他做不了主,需要通过上级部门许可才能在那里做调查,我想也对,加油站本身是一个私有化的地方,人家没有理由付出资源配合我,随即离开,向下一个市场出发。
第二个选择是地下停车场,刚开始觉得应该是一个好市场,车流有,但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地方,首先这里的环境给人感觉就很压抑,人们并不愿意在地下停留哪怕一分钟;其次,本身在这样的停车场里是需要付费的,人们都更愿意立刻马上去忙自己的事儿,当你并不能吸引他们的时候,做市调这件事便成了Impossible Mission,在停车场访问了11个人,没有完成一份问卷,仅有一个车主的夫人对其感兴趣,但是由于要赶时间,所以…,结果也只能看我嘴形了!!!果断放弃,努力思考。
接下来是思考的时间,列举了一些问题,如下:
Q1,市调的目的?!Q2,市调的方向?! Q3,如何做市调?!
A1,指导产品方向;指导营销方向;指导…个屁,给投资人看的功能多一些,所有都是工作量啊,哈哈哈。关于营销方向,是找现有的渠道合作还是自己做市场,起初市场较小,客户和用户的量都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己做市场的方法,当市场需求被激发的时候,再进行推广、营销、战略合作是比较理智的。
A2,其实吧,上游、下游都是需要调查的,我现在简单的只做下游的调查是不够的,然…,开始约人做上游的调查,不过人家忙啊,心情不好啊等等等(这些都是屁话)。
A3,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会衍生N多小问题,例如,市场的选择;市调的开场白如何做才能引起人的兴趣;问卷的设计,这就关乎着产品的质量了。
A3-1,关于市场的选择这个问题,首先昨天的汽配市场还是不错的,但是客流量较低;其次加油站是个比较理想的地方,不过相对,成本会高很多;再次停车场,这个地方显然大家都不太愿意停留,在考虑是不是在停车场的出口处做一些工作;还有4s店,这个似乎也可以脑补出来,并不是一个好的市场,首先车型单一、私有化严重、客流量也不高;结论,成本低、流量大、客户愿意停留的完美市场并不存在,处处都有风险,如果选择停车场出口的话,就要做好失败概率较大的准备;如果选择汽配城的话,就要做好客流不足的准备;对于现阶段的市调来说,汽配城和停车场都是比较好的选择,样本较大,所以吸引人参与便成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A3-2,开场白、礼品是不是需要的问题上,昨天的结论是并不太重要,如果对方愿意,问卷调查可以做的很全面,如果不愿意,给礼物也不见得可以成功,今天的结论有些相反了,位置不同的时候,开场白和礼品是有助于得到想要的结果的,例如在停车场,附赠一个小礼品,可能会使对方更愿意参与?当然,现在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去执行送礼品这么现实的动作;
A3-3,问卷的设计,这个问题简直太关键了,因为关系到产品了,但是现阶段的项目能不能把问卷做的那么露骨,也是需要斟酌的一件事,我并不愿意(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在一线城市)培养多个竞争对手出来,我更愿意产品做出来,投资人看到之后,投放市场的时候再说,这样,问卷就不会做的太能够体现市场本身的意愿,当然也就失去了市调的价值。
总结:首先市调还是有价值的,然后找对市场很关键,最后问卷这个问题,如果想保密(别笑,真的有商业机密这个东西,哈哈哈)的话,问卷的设计便成了关键问题,而且问卷的价值也变的不是那么高了。
PS1,需要研发一种只有自己可以清除印记的产品;
PS2,IT产品仅仅是业务流程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太主要了;
PS3,市调还做不做,做多久,产出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今天根据昨天调查总结的指引,改变了一下市场,先是来到了加油站(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首先车流较多,而且车主也会下车结算、消费等;其次,环境不错,至少比昨天汽配城的环境要好了很多),跟官方打招呼之后,经理说,这事儿他做不了主,需要通过上级部门许可才能在那里做调查,我想也对,加油站本身是一个私有化的地方,人家没有理由付出资源配合我,随即离开,向下一个市场出发。
第二个选择是地下停车场,刚开始觉得应该是一个好市场,车流有,但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地方,首先这里的环境给人感觉就很压抑,人们并不愿意在地下停留哪怕一分钟;其次,本身在这样的停车场里是需要付费的,人们都更愿意立刻马上去忙自己的事儿,当你并不能吸引他们的时候,做市调这件事便成了Impossible Mission,在停车场访问了11个人,没有完成一份问卷,仅有一个车主的夫人对其感兴趣,但是由于要赶时间,所以…,结果也只能看我嘴形了!!!果断放弃,努力思考。
接下来是思考的时间,列举了一些问题,如下:
Q1,市调的目的?!Q2,市调的方向?! Q3,如何做市调?!
A1,指导产品方向;指导营销方向;指导…个屁,给投资人看的功能多一些,所有都是工作量啊,哈哈哈。关于营销方向,是找现有的渠道合作还是自己做市场,起初市场较小,客户和用户的量都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己做市场的方法,当市场需求被激发的时候,再进行推广、营销、战略合作是比较理智的。
A2,其实吧,上游、下游都是需要调查的,我现在简单的只做下游的调查是不够的,然…,开始约人做上游的调查,不过人家忙啊,心情不好啊等等等(这些都是屁话)。
A3,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会衍生N多小问题,例如,市场的选择;市调的开场白如何做才能引起人的兴趣;问卷的设计,这就关乎着产品的质量了。
A3-1,关于市场的选择这个问题,首先昨天的汽配市场还是不错的,但是客流量较低;其次加油站是个比较理想的地方,不过相对,成本会高很多;再次停车场,这个地方显然大家都不太愿意停留,在考虑是不是在停车场的出口处做一些工作;还有4s店,这个似乎也可以脑补出来,并不是一个好的市场,首先车型单一、私有化严重、客流量也不高;结论,成本低、流量大、客户愿意停留的完美市场并不存在,处处都有风险,如果选择停车场出口的话,就要做好失败概率较大的准备;如果选择汽配城的话,就要做好客流不足的准备;对于现阶段的市调来说,汽配城和停车场都是比较好的选择,样本较大,所以吸引人参与便成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A3-2,开场白、礼品是不是需要的问题上,昨天的结论是并不太重要,如果对方愿意,问卷调查可以做的很全面,如果不愿意,给礼物也不见得可以成功,今天的结论有些相反了,位置不同的时候,开场白和礼品是有助于得到想要的结果的,例如在停车场,附赠一个小礼品,可能会使对方更愿意参与?当然,现在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去执行送礼品这么现实的动作;
A3-3,问卷的设计,这个问题简直太关键了,因为关系到产品了,但是现阶段的项目能不能把问卷做的那么露骨,也是需要斟酌的一件事,我并不愿意(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在一线城市)培养多个竞争对手出来,我更愿意产品做出来,投资人看到之后,投放市场的时候再说,这样,问卷就不会做的太能够体现市场本身的意愿,当然也就失去了市调的价值。
总结:首先市调还是有价值的,然后找对市场很关键,最后问卷这个问题,如果想保密(别笑,真的有商业机密这个东西,哈哈哈)的话,问卷的设计便成了关键问题,而且问卷的价值也变的不是那么高了。
PS1,需要研发一种只有自己可以清除印记的产品;
PS2,IT产品仅仅是业务流程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太主要了;
PS3,市调还做不做,做多久,产出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2016年1月3日星期日
开始市调 2016.01.03
2016.1.3日,阴,有霾 update 20160103,2050
下午1点半,打好了行装,启程去北五环的某市场做市调。
坐运通104到来广营,走了2KM多,才到,市场比想象中残酷的多,除了餐饮方面,但我关注的并没有那么热乎,也可能是时间不对,也可能是…其他这里就不判断了。
下午3点多到达市场,开始寻找被调查的目标,说实话,不太容易,你并不知道谁是,走上前,用并没有准备过的开场白介绍自己,“你好,请问可以占用您几分钟时间,我们在做一个匿名调查吗?我是做互联网产品的”,开始问了4个人,并没有得到一次机会,直到第五个人,是一位女士,我主动去敲的车窗,哈哈哈,说实话,是挺冒昧的,但是没办法,要达到目的,就要不择手段,说多了。
开始调查,开始问了一些个人资料相关的问题,也及时给受访者做了减压处理,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比较关心的,也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达到的,我们可以提供一项增值服务,不知道您是不是愿意尝试?该女士表示对这个项目还是非常感兴趣,在最后,她还主动留了联系方式,并声称愿意体验我们的这项产品和服务。
访问了5个人,得到一份问卷调查,也还算有些成就感吧,但这些并不重要。
开始继续下一个目标,访问到第7个人的时候,得到了第二份问卷,刚买的车,对app什么并不是太了解,聊的并不是太多;第三份问卷也是同样;直到第四份,受访者是一个公务员,质素相较前几位高了很多,聊了也很多,用过相关产品也较多,也有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并对我的收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哈哈哈,说我调查一份是不是可以赚10块钱),关于我提出的增值服务或产品,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是“暂时没有概念,更关注消费方面是不是方便快捷,对增值服务谨慎选择,同时也非常有安全意识,称我们开发的app会不会对他的个人信息造成危害等等。”
ok,开始总结了,此次历经1小时,访问了11个人,得到了4份问卷,整体效果还算满意,由于无法透露在做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所以并没有引起更多的讨论,仅仅是对市场有了一些更客观的了解;受访者为40岁左右的人士,对互联网产品了解并不是太多,说明其市场在该年龄段层次中的用户接受程度还比较初级,开发潜力巨大,相对的,由于市场并不成熟,培育市场所需的投入也会非常大。
最后,此次调查虽然较为客观的反应了一些市场情况,但,该年龄段不应该成为消费我们产品或服务的主力,问题思考,市调途径是否存在问题?
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改进问卷调查,增加市调途径等等。
#2016我在一线
下午1点半,打好了行装,启程去北五环的某市场做市调。
坐运通104到来广营,走了2KM多,才到,市场比想象中残酷的多,除了餐饮方面,但我关注的并没有那么热乎,也可能是时间不对,也可能是…其他这里就不判断了。
下午3点多到达市场,开始寻找被调查的目标,说实话,不太容易,你并不知道谁是,走上前,用并没有准备过的开场白介绍自己,“你好,请问可以占用您几分钟时间,我们在做一个匿名调查吗?我是做互联网产品的”,开始问了4个人,并没有得到一次机会,直到第五个人,是一位女士,我主动去敲的车窗,哈哈哈,说实话,是挺冒昧的,但是没办法,要达到目的,就要不择手段,说多了。
开始调查,开始问了一些个人资料相关的问题,也及时给受访者做了减压处理,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比较关心的,也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达到的,我们可以提供一项增值服务,不知道您是不是愿意尝试?该女士表示对这个项目还是非常感兴趣,在最后,她还主动留了联系方式,并声称愿意体验我们的这项产品和服务。
访问了5个人,得到一份问卷调查,也还算有些成就感吧,但这些并不重要。
开始继续下一个目标,访问到第7个人的时候,得到了第二份问卷,刚买的车,对app什么并不是太了解,聊的并不是太多;第三份问卷也是同样;直到第四份,受访者是一个公务员,质素相较前几位高了很多,聊了也很多,用过相关产品也较多,也有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并对我的收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哈哈哈,说我调查一份是不是可以赚10块钱),关于我提出的增值服务或产品,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是“暂时没有概念,更关注消费方面是不是方便快捷,对增值服务谨慎选择,同时也非常有安全意识,称我们开发的app会不会对他的个人信息造成危害等等。”
ok,开始总结了,此次历经1小时,访问了11个人,得到了4份问卷,整体效果还算满意,由于无法透露在做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所以并没有引起更多的讨论,仅仅是对市场有了一些更客观的了解;受访者为40岁左右的人士,对互联网产品了解并不是太多,说明其市场在该年龄段层次中的用户接受程度还比较初级,开发潜力巨大,相对的,由于市场并不成熟,培育市场所需的投入也会非常大。
最后,此次调查虽然较为客观的反应了一些市场情况,但,该年龄段不应该成为消费我们产品或服务的主力,问题思考,市调途径是否存在问题?
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改进问卷调查,增加市调途径等等。
#2016我在一线
订阅:
评论 (Atom)